第1章 初识-《城中村六个平方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刚来到凉水镇的时候,还是不适应的,乡镇上伙食、住宿条件都跟县城没法比,最不能接受的是旱厕,一个坑位,营业所5个人共用,奇臭无比蚊子还多,早上还得排队。一个布帘门,上厕所前得喊一嗓子:里面有人吗?!如果遇到对班吴姐在里面,就很尴尬,遇到王丹平在里面,吴姐在外面喊那就更尴尬,总想着要尽快蹲完,往往没拉利索就得憋回去,草草出来,身心都受到极大的考验。加上白丙华是个极度节俭的人,可能跟他经历了邮电分营有关,苦日子过怕了。旱厕外边洗手池的水龙头总是上着一把锁,钥匙只有王丙华有。这让王丹平接受不了,浑身冒着旱厕出来的恶臭,出来还没水洗手,感觉自己就是一团恶臭的粪便,从头恶心到脚。

    凉水镇位于地市和县城中部,属于邮车的一个交卸点,承担着另外两个乡镇邮件中转工作。一天要接三趟、发三趟邮车。上午9点接市局到县城途径凉水镇的邮车,把进口到本镇和两个中转乡镇的邮件卸下来,把出口到县城的邮件装车。那个时候邮件都是套着邮袋,只有半个小时时间,要把卸在马路上的邮包拉到网点,开拆、分拣;把中转乡镇的邮件分开,装袋,码垛,中午12点左右,随乡镇班车拉到另外两个乡镇。下午3点,县城返回市局的邮车开到,要接县城来的邮件和报纸,发出口邮件。晚上7点,接村通班车带来中转乡镇出口的邮件。邮政所5个人,两个投递员白天在外投递,所长白丙华外拓跑业务见不着人,对班的吴姐,女士,总不能让她来回搬邮件吧?这个工作自然就落在王丹平头上。

    邮车喇叭一响,十万火急,王丹平得放下手头的业务,冲出营业室接卸、分发邮件。车不能长时间停留,几分钟内要完成所有动作,是个很重的体力活,弄完一身汗,衣服也全是邮袋上的灰尘和油渍。晚上储蓄这边下班了,要赶着把第二天的邮件和报纸分好,给投递员排单,弄完基本到11点了,很忙,很累。

    镇上没有洗澡条件,往往倒头就睡,白白净净的小伙子,愣是一天到晚蓬头垢面地活着。

    凉水镇邮政所没设金库,离县城60公里,押款车没法天天来,款箱都是寄存在本镇信用联社。下午送款箱,早上接款箱。按照金融安全要求,接送款箱需要专车、至少俩人陪同。但是乡镇条件不允许啊,农村人起得早,七点没开门就在营业厅排队,吴姐要负责厅堂卫生打扫,准备营业前的班前准备;下午下班吴姐要负责网点轧账和凭证整理。因而大部分时间接送钞箱都是王丹平一个人去,没有款车,自己骑摩托车,跨骑那种。钞箱用绑带绑在后面,落着锁,银光闪闪,很是扎眼。

    王丹平就是在接送款项的过程中认识刘灵灵的。

    刘灵灵在凉水乡联通营业厅当营业员,紧挨着信合。王丹平早上接款箱时,总能看到刘灵灵在打扫卫生。穿着蓝色小制服,蹬着半高的黑头皮鞋,头发挽在头顶成髻,脖子斜系着一方小丝巾。显着脖子又白又长,亭亭玉立。

    每次王丹平就把摩托车停到刘灵灵营业厅门口,也不说话,径直去信合取款箱,然后打火,一溜烟就走了。每次王丹平过来时,刘灵灵都在打扫营业厅外面,就在离王丹平停车不远不近的地方,低头认真打扫,也不说话。

    王丹平就不再感觉乡镇的时间漫长。他很享受着每天一早一晚能看到在门口扫地的刘灵灵,低头不语,踩着半高的黑皮鞋,露着长长的脖子……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